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9-11 22:49:15 | 浏览:749

1075年,茂州知州范百常应居民的请求修筑城墙,引起城外羌民不满,进而发展成为一场围攻茂州的动乱。北宋朝廷无力平息动乱,于1076年将石泉县由茂州改隶绵州,堵塞茂州到石泉的道路,后退一步确保川西北平原的安全。青片乡和尚头。高耸入云的山梁是涪

1075年,茂州知州范百常应居民的请求修筑城墙,引起城外羌民不满,进而发展成为一场围攻茂州的动乱。北宋朝廷无力平息动乱,于1076年将石泉县由茂州改隶绵州,堵塞茂州到石泉的道路,后退一步确保川西北平原的安全。

青片乡和尚头。高耸入云的山梁是涪江与岷江的分水岭,也是北川与茂县的分界线,东面属北川县,西面属茂县。

石泉县改由绵州管辖41年后,茂州再次出现动乱。据《宋史》记载,1117年,凃州、静州、非州等地羌人攻打茂州,杀掠千余人。成都知府周焘派遣张永铎等前去平定,诸将胆怯畏惧,不敢进兵,皆被撤职查办。此后,中军将种友直率兵经由石泉向茂州土门方向进军。官军在今北川县墩上以西打败了都禄、板舍等部落,酋长旺烈等人到茂州请求投降。和对待北方的辽、金政权一样,宋王朝采用封官赐物的方式笼络少数民族,以求得平安。种友直虽打了胜仗,但朝廷却不仅给投降的旺烈等人授予官职,还每月赐给茶叶、丝绸等物,以图缓和矛盾。此后,旺烈等人更加骄横,茂州实际上已经失去控制。

北川县墩上。因明代官军建有名为通宁墩的烽火台,因而被当地人称为墩上,意为通宁墩所在的地方。1935年,红军建立墩上乡苏维埃,墩上自此成为乡级政权的名称。墩上地处交通要道,其北通青片,其西通茂县。

石泉介于绵州和茂州之间,处于“番汉之冲”,其地位极其重要,一旦失守,安、绵地区便不得安宁。是时,朝廷乃令镇守成都的泸南安抚使孙羲叟节制绵州和茂州的官军,负责这一带的防务。此时担任石泉知县的德阳人张上行,被后世誉为“石泉名宦”,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官员。旺烈等人的都禄、板舍等部落虽然属茂州,但位置就在今北川县墩上乡附近,距今禹里不过几十公里。为保障石泉的安全,张上行向孙羲叟提出如下防御建议(原文意译):

吐蕃进入内地有两条路,一是由青川抵达松潘,二是由茂州抵达鸡栖城。石泉县境内的威蕃亭最为重要,应该先修筑城堡加强防御,再把石泉县升级为石泉军,来增强其地位,然后再调集恩思、黔江一带的土军来征讨,没有不成功的。

按照张上行所说,石泉县要防御的是吐蕃。唐代,吐蕃从青藏高原东进,到达北川以西北的松潘后定居下来。唐军多次组织大规模反攻,也未能收复失地。宋代,仍把吐蕃看成是成都平原的重要威胁,但张上行担任石泉知县期间,并没有吐蕃经石泉南下侵扰的记载。张上行将吐蕃这个更强大的对手作为假想敌,可能是为了引起上司的高度重视。联系到《宋史》上有石泉少数民族反叛的记载,可以推断当时直接威胁石泉及安、绵一带的,其实除了茂州方向,主要是北川关内地区的羌人。

石泉堡公路隧道附近的古绵茂干道栈道遗迹

孙羲叟认为张上行关于升石泉为军的建议很有道理,随即上奏朝廷,说石泉介于绵州和茂州之间,地域辽阔,道路遥远,遇到紧急情况,无法照应,必须加强石泉的地位,驻扎军队,把守要害地方,才能抵御外患。于是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117年设置了石泉军。石泉军和石泉县的治地都设在现在的禹里。

北川古县城禹里(1992年摄)宋代,禹里既是石泉县城,又是石泉军治地。

宋代的“军”,是介于“州”和“县”之间的行政建制,比州小,比县大,大都设在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地方。“军”的行政长官叫知军,一般由武官担任,同时负责指挥辖区内驻防的官军。石泉军管辖石泉、龙安和神泉三个县。石泉县城在今北川县禹里,龙安县城在今北川县永安,神泉县城在今安州区塔水。石泉军的管辖区,大致包括今北川县关内地区和安州区境域。

古龙安县城永安新貌(2016年邓军航拍)今安州区(安县)虽然早已属汉族聚居区,但古代也曾经是羌族的家园。清代《直隶绵州志》引用古文献的记载,说两千多年前安县境域也同北川-样,同属汶山郡管辖,是“古羌地”。北宋末年设置的石泉军,将原安县(宋代分为龙安、神泉二县)置于管辖范围内,除了有利于军事防御,很可能也考虑了居民的民族构成。清代的《石泉县志》称:氐羌“散居于松潘、威、叠、龙安、二泉之间”。“松潘”,今同名;“威”,威州,在今汶川;“叠”,叠溪,今属茂县。上述三地,均属今阿坝州,至今仍是羌族集中的地方。“二泉”,指石泉县与神泉县,龙安即古龙安县。“龙安、二泉” 指的就是今北川、安州一带,古代也是羌族聚居区。《石泉县志》的这段记载印证了《直隶绵州志》关于原安县是“古羌地”的说法。1264年,元升石泉军为安州,据专家说,取名安州,即有安抚羌人、安定羌地之意。

从军事防御角度看,石泉军除辖石泉县之外,还管辖原安县一带,便于在石泉至内地的通道上统一组织部署军事力量,对于巩固石泉防线起到重要的作用。石泉知军多由武官担任,也有利于军事防御。当时石泉军最重要的防御措施是“设兵守冲要”,即在石泉境内的重要关隘设兵守卫。负责守御的,主要是石泉的地方武装。宋代,政府的军事力量除了称为禁军和厢军的正规军之外,还有民团式的地方武装。《石泉县志》记载:1116年,负责绵州和茂州一带防务的泸南安抚使孙羲叟上奏朝廷(原文意译):

边民不按法律规定,私下购买夷人的田地,官府依法将其全部拘禁,并招募当地土人子弟2400多人,命令他们自行把守家园。皇上同意了这些做法。

这段记载说明,在设置石泉军之前一年,石泉就有自守其土的地方武装。他们所守卫的,主要是石泉县衙所在地和交通要道。这些被称为土军的武装人员平时各就其业,战时召集为兵,和正规军一道参与防御和作战,既节省了军费开支,又加强了地方的治安和防务。宋王朝十分重视石泉一带土丁子弟的军事素质训练。据《四川通志》记载(原文意译):

1122年,皇帝下诏:茂州和石泉军的地方武装武艺低下,令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重庆黔江)土兵中挑选擅长射箭者各50人,分别到茂州和石泉军担任教练,一直训练到他们射艺精熟的时候再遣送回去。

石泉土军的人数,旧志无记载,但朝廷下令选派的教练就有50人,受训的人也一定不会少。

禹里场镇北面的校场坝(原县农场所在地),是古代石泉驻军操练的地方。

除了加强日常防守,当局还采纳了石泉知县张上行的另一条建议:调集军队集中征剿,以平定羌人的“反叛”。《宋史》就有关于北宋末年“石泉蛮叛”,朝廷调集恩施、黔江土军进行镇压的记载(原文意译):

恩施、黔江一带的少数民族子弟精明剽悍,使用木弩药箭,战斗敏捷。朝廷曾经将他们组织成忠义胜军,成为一支平定民族地区骚乱的劲旅。此后,“石泉蛮叛”,忠义胜军即被派去石泉参与平叛,结果“大破番夷”,边境一带安宁无事,蜀地受益。

石泉军建立后10年,北宋就灭亡了。南宋时期,在历任官员的努力下,石泉军所辖范围基本保持了百年安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南下,民族矛盾再次激化,羌人的活动再度频繁起来,以致连石泉军治也屡屡遭受袭击而难以保全。旧志载:1238年,“罹遭战祸”,石泉军治被羌人全部烧毁;1255年,石泉军的治地被迫迁往龙安(今永安)。

卖草鞋的人(网络老照片),永安即古龙安县城,这里曾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草鞋街,据说是因为卖草鞋的多而得名。实际上,永安是一个千年古镇。公元347年,就在这里设置了晋兴县。此后千余年间,原安县境内先后设有多个县级建制,这些县或分或并,但永安作为县城的地位一直没有发生改变。1255年,石泉军治地迁至永安,其地位相应升级。1264年,元(蒙古)将石泉军升为安州,州政府驻地仍设在永安,其地位再度升级。1374年,明朝政府降安州为安县,其治地随之迁至今安昌,今永安自此结束了作为县、军、州治地的历史。自公元347年成为晋兴县城,至1374年安县县城迁离,今永安曾经是晋兴、金山、龙安县城,前后共1027年;其间作为石泉军、安州治地的时间长达119年。

1256年,“番焰再炽”,石泉刚刚恢复的官廨民舍又被焚为灰烬,新任知军赵顺上任时,位于今禹里的原石泉军衙门(办事处)只剩下草房四间。好在此时的石泉军治地已经迁至今永安。赵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大山以外。他在石泉军的新治地永安附近设置了官军的大本营,取名为三盘寨。三盘寨的具体位置就在离今永安不远的辕门坝。

辕门坝通往大山的公路(2019年8月 李华摄)1256年,石泉知军赵顺上任后“首修三盘以立门户”,在今永安以北设置名叫三盘寨的官军大营,扼守由大山进入平原的最后隘口。

当此之时,蒙古军大举南下,四川即将沦陷,这位知军还在顽强地把守石泉这块阵地,可算是忠于职守的官员了。赵顺在今永安精心部署针对羌人的防线,却未能阻挡蒙古军南下的步伐。1258年,蒙古军大举入川,这位石泉末任知军在今永安投降了蒙古军。

1264年,蒙古统治者将石泉军升级为安州。石泉军于1117年设立,至1264年升级为安州,共存在140多年,其治地设在今禹里的时间长达130多年,设在今永安将近10年。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代,历任石泉知军的苦心经营,对维护北川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代,统治者推行较为和缓的民族政策,安州辖区(包括石泉县)局势平静。在延续百余年后,安州这一行政建制也走向了终结。明王朝建立后,于1374年将安州降为安县,其治地也随之从今永安迁至今安昌。安州存续的时间共110年(1264-1374),其治地一直设在今永安。

安昌新貌(2016年邓军航拍)。1374年,明朝政府将安州降为安县,县城随之迁至安昌(一说是明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安昌自此成为安县县城。

安州大道(叶建聪 摄)

安州大道(叶建聪 摄)。安昌以古安州之名命名街道,传承了地方历史文脉。

石泉南街(叶建聪 摄)。北川新县城以古石泉县、石泉军之名命名街道,传承了地方历史文脉。

来源:方志绵阳(据北川县政协文史委)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com;工作信息:scsdfz@qq.com;《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com

相关资讯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1075年,茂州知州范百常应居民的请求修筑城墙,引起城外羌民不满,进而发展成为一场围攻茂州的动乱。北宋朝廷无力平息动乱,于1076年将石泉县由茂州改隶绵州,堵塞茂州到石泉的道路,后退一步确保川西北平原的安全。青片乡和尚头。高耸入云的山梁是涪

永安最著名地标的前世今生,多次相见未曾了解

说到永安地标建筑颇多大家脱口而出最多的是市标当然还有一处地标,它见证了永安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耸立于永安闹市中心的那棵大榕树,燕城人可谓无人不知,当年的植树人是谁呢?大榕树的前世今生1944年,未满二十岁的姜怀美在永安警察局工作,当时的县长是

四川米易:城市建设的前世今生

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几十年的逐梦生涯中奔走在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这个城市就是生我养我的米易曾经的攀莲沟,如今的幸福城。2013年,米易县城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在已达到10平方公里。为了让城市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我县

四川荥经(古严道)一一两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两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文/徐建成(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在四川盆

四川广元,外增颜值内修气质,前世今生,你看过了?

爱旅游,爱生活。外增颜值内修气质 广元的“前世今生”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广元城市建设巨变在四川地级市中,广元这座城市一直是低调的,却又不甘平淡的;是小而精的,却是胸怀“大梦想”的。昔日的川东北小城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新城!这是广元巧借

关于中文域名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完善中文域名应用环境,进一步推动中文域名推广应用。《规划》在域名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多名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规划》强调了主管部门

从历史、采茶到香气,武夷名丛雀舌的前世今生,茶桌上的谈资有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很多茶客一听到岩茶雀舌这个名字,内心已经历九曲十八弯。“啊,雀舌竟是岩茶?”“喝了这么多年茶,一直觉得雀舌就是绿茶啊。”“这下彻底乱套了,雀舌到底是绿茶,还是岩茶?

泸州电影院前世今生,那一段光影的快乐记忆

#头条创作挑战赛#江阳沽酒客按: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罗文鹤老师写的泸州人民电影院,这次给大家说说“泸州‘电影院’”,这是江阳沽酒客印象最深的一个电影院,虽然如今早就不存在了,但是它基本就是我童年的重要记忆之一,我可以说是一个在电影院旁长大的人

鸣沙山 月牙泉的前世今生

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求同存异,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除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之外,还有敦煌影视城、丝路博物馆,阳关、玉门关遗址

大雁塔是否有地宫?详述慈恩寺的前世今生

确切地告诉你,大雁塔的确有地宫,而且几乎是中国佛塔里价值最高的地宫,根据传说和塔寺的规制,当时的地宫是由唐玄奘进行设计建造的,但现在去大雁塔旅游的时候景区里出现。最近在网上看有一个比较热的问题,就是关于大雁塔是否有地宫,借此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中国大历史大雁塔的前世今生|河山大好

此次改建,为了修复“后唐4.0版”大雁塔在地震中的损坏,在原塔的基础上,塔身外层加上了厚。现今的大雁塔恰逢今天周五,又到了双休日的时候,思白生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著名景点大雁塔的前世今生。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雁塔,其实是明代第五次改建后的大雁塔。

故宫前世今生:你未必见过的那些老照片与档案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澎湃新闻获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6月30日,故宫博物院特别策划并上线“新时代·新故宫——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题云展览”。展览借助大量院藏老照片、档案,及全景图片、高精度三维模型、超高清文物影像等丰富的数字资。

千年丽江古城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丽江古城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丽江古城有据可查的历史沿革为:唐代三探览城时期;民国丽江专员公署时期;

夜观“高峡平湖”漫谈“前世今生”

中新网青海龙羊峡7月19日电题:“歪果仁”在青海:夜观“高峡平湖”漫谈“前世今生”记者潘雨洁18日傍晚时分,一整天的阴雨过后,龙羊峡终于放晴。夕阳余晖穿透云层,龙羊湖平缓清澈,水面镀金,浮光微动。龙羊峡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境内黄河上游,峡谷

宏图与末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前世今生(上)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本文作者:断南飞雁假期到古都西安玩耍,参观了久负盛名、被西安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威武庄严的秦代军阵,凶猛剽悍的秦军锐士给人留下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马可波罗瓷砖资讯英国旅游网佳贝艾特羊奶粉黄冈新闻头条网蜜雪冰城会员日西贝vip会员网奥运会资讯网橱柜品牌网新生儿起名网今日合肥黄明昊歌迷网柳岩影迷网恒太照明股票铁皮石斛资讯网德国旅游网
四川峨眉山资讯网-峨眉山,“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
四川峨眉山资讯网 liulianglian.cn ©2022-2028版权所有